教堂位于内城之中,护城河外,距离四谷站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。教堂始建于1886年,历史悠久。在那之后,它经历了大地震、战争和城市化发展的巨大冲击。
有一种现象叫做“天使的阶梯”。这种效应的学名叫做“丁达尔”,它指的是光线穿过厚厚的云层时,产生一系列光线,形成光柱的现象。“天使的阶梯”是一个日文译词,据说源自《旧约·创世纪》28:12篇章。很难想象,这种在世界各地司空见惯的现象曾经被人们赋予了神秘的色彩,并被视作连接天地的阶梯。
什么是原始纯粹的祈祷空间?这个问题是该项目推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主题。教堂的侧面没有窗户,仅有的光源完全依赖于上方天窗射入的光线。考虑到天窗大小和光线方向的差异性,每个天窗的深度略有不同。在进行敬拜仪式的时候,天使的阶梯会出现。但是,这种现象并不是一年四季都会出现,只有在太阳光较浅的时候才会出现漫反射。日落时分,天窗会呈现深蓝的色调。这是因为当光线与大气粒子碰撞时,直射光线中蓝光的大量散射产生了蓝色调。
墙壁的部分区域向内凿出方形空间,这是我在克罗地亚旅行时注意到的一种形式语汇。它被称为壁龛,在西方国家也很常见。最初,这些壁龛被设计为置物架,以充分利用墙壁的厚度。然而后来,我们意识到将它用于仪式的灯光布置会更合适。
礼拜堂的设计想法是安装一个管风琴。厚壁的设计是为了承受管风琴的深沉低音。为了防止颤动回声的产生,这些墙壁也被建造成倾斜的。设计中利用墙壁作为声学装置,每面墙都有着不同的倾斜度,让声音在空间中自然传播,而不产生特定的焦点。声音经过墙壁表面会被进一步柔化。墙壁表面被涂抹成不规则的形状,就像地球的地层一样,声音会更均匀地消散。
还有一个关于北墙施工的故事。为了达到施工效果的连续性和一致性,工匠们不得不排成一列,不吃不喝、持续性地从上到下进行粉刷施工。
文字描述由建筑师提供
译者:项毓